您好,欢迎来到西安天马旅行社大庆路分社

[手机网站]
7x24小时电话(全年无休假)

全部旅游产品目的地

您所处的位置:首页>西安旅游攻略>推荐几个“国家级”夜游好去处

西安旅游快速导航

推荐景点

  • 暂无信息
  • 推荐几个“国家级”夜游好去处

    作者:         时间:2024-03-18         浏览次数:445         来源:乡村周末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长街如昼,灯火可亲。此时此刻,最畅快的事,莫过于与家人朋友相约夜游。喜静的,可围炉煮茶,或临窗小酌,一边闲话家常,一边赏月观星;好动的,也可追光逐影,赏烟花、看演出、买买买……各得其乐。
      如今,人们的夜生活越来越丰富。春节前夕,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公布。截至目前,文化和旅游部已认定三批共345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为人们夜间出游提供引导,更好满足多元的文旅消费需求。本期,我们一起走进浙江省台州市紫阳街历史文化街区等9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感受新时代“灯火里的中国”。


    浙江省台州市紫阳街历史文化街区


    黄昏从对面的巾山双塔上慢慢滑落,暮色瞬间在天地之间浸洇开来,将暮未暮时的紫阳街笼罩在橘色的光影里。一街灯火在屋檐下次第亮起,一盏、两盏,十盏、二十盏,蜿蜒闪烁,如流动的江河,起伏着,绵延着。
    从兴善门的入口慢慢爬上城墙,墙是千年城墙,灯是复古宫灯,墙外的梅花逸出俏枝,一城幽雅。墙垛上青绿的苔痕仿佛会呼吸,光影在上面交错着,斑驳迷离。戚继光领兵击退了倭寇,那些见证了刀光剑影的青石砖头,安静地感受着靠近它的人群,不说话,自带凝重。俯瞰紫阳街,边上的天宁路、樱花大道、巾山广场、筷子博物馆、十伞巷灯火辉煌,长街如昼。夜游城墙的人很多,灯光打在每个人脸上,忽闪着明明暗暗的光。


    沿着紫阳街继续往前走,酒吧、咖啡店、茶吧、书吧、烧烤店、奶茶店、海苔饼店排着长队,丰富的紫阳街夜生活正徐徐展开。梅浦窑宋韵生活艺术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让人沉浸式感受到宋韵府城的文化。古朴与现代、传统与新潮,在这条古街上不断碰撞。坊墙、旧巷、老屋,古井、回廊、故居从长夜的绮梦中醒来。藏匿在街头巷尾的美食小店如春笋般冒出,梅花糕、海苔饼、蛋清羊尾……各种美食的香气飘荡着,悬浮着,弥漫在街头的空气里,让人的味蕾徐徐绽开。从街首到街尾,十几分钟就可以走完。临街的铺子一个挨着一个,一些当地居民依然悠闲地住在老房里,门口的石雕细腻如手绣。灯光穿过雕花门窗,照在院内的一株梅树上,屋内有家人围炉煮茶,灯火可亲,温暖相随,这生生不息的市井烟火,自带一份清雅与欢喜。


    不觉间已走到朱自清纪念馆。长满花草的院落混合着青草的气息,穿过花格木门,就隐入一座旧时的书院,木质的楼梯、书桌,安然放着。恍惚间,自己成了六中的学生。摊开书本,有声音隐隐传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许多年前的冬天,朱自清由灵江埠头上岸入江下街,沿巾山脚下的城墙,走了一条“僻路”去六中,因而永远地记下了台州府城的“冷静”“幽寂”。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多年以后,这个古城不仅有了“朱自清文学奖”,还有“佩弦楼”,以及“匆匆”墙下那闪闪的灯光。




    安徽省安庆市安庆古城·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


    晚饭后,友人带我前往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闲逛。一眼望去,一盏盏七彩宫灯沿街而挂,霓虹闪烁,处处流光溢彩。


    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牌坊,在白色灯光照射下尤为皎洁。这是明代隆庆年间奉旨建起的一座四柱三门汉白玉牌坊,因两侧石柱下均有倒扒狮石雕,故当地人索性称这里为倒扒狮街。细看石雕,那狮子卷发长毛,眼睛瞪圆,尾巴高高翘起。母狮怀抱小狮,雄狮脚踏绣球,虽历经数百年风雨,仍栩栩如生。更为有趣的是,按当地民俗,狮子倒扒一来表示财气不外流,有财源滚滚之意;二来代表谦恭诚信,这正是经商之道。


    没走几步,见一群人围观。我们挤进人群,一位老艺人正手拿一把银剪飞快地剪纸,十二生肖惟妙惟肖。今年是龙年,龙的各种形象非常受欢迎。这些传统技艺不知经过多少代人推陈出新,如今已成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社里,几位身着汉服的女子正优雅抚琴,那天籁之音让人瞬间安静下来。


    古戏台正在表演黄梅戏,不时传来阵阵喝彩。清乾隆年间,发源于皖鄂交界处的采茶调传至安庆,与本地方言相结合,逐渐形成蜚声海内外的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等著名曲目脍炙人口,淳朴流畅的唱腔、清新明快的曲调,不管男女老少,谁都会哼唱几句。一出黄梅戏唱罢,顿时欢声雷动。紧接着,一群身着唐装的窈窕女子翩翩起舞。伴随优美的音乐,舞台华美绚丽,大唐盛世仿佛呈现在面前。


    眼前的白墙上工整地写着海子的《给安庆》:“五岁的黎明,五岁的马,你面朝江水,坐下……可能是姻缘,也可能是友情。”我一遍遍地念着,咀嚼海子对家乡的无限深情。而我才一日,便与安庆结下了友情。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邛海之滨文化旅游区


    西昌月亮湾因湖岸线蜿蜒成一弯新月而得名,也是赏月的好地方。邛海夜月之美蜚声海内外,故西昌被誉为“月城”。漫步月亮湾时我们发现,这里的几十家客栈,店名大多与月亮有关,客栈主人们喜欢在轩、居、楼、阁、坊前面,冠以望月、揽月、拜月、得月、醉月之名,把月文化传承运用到极致,巧妙而独特。


    我们入住的旅舍,三层阁楼宁静雅致。吧台前面有休闲平台,平台外的三角梅开得如火如荼。放下行囊,我们走向高原湖泊邛海。踏着夕阳的脉脉斜晖,来到客栈外的文化广场,一片明丽的湖光山色,顿然闯入我们的视野。站在湖边凭栏纵目,邛海的千重波万重浪在眼前翻卷,烟波浩渺,空阔无边。夕阳映照在对面的雪山之巅,辉映出一片耀眼的金色。渐浓的晚霞在湖面尽情挥洒,五彩的水面宛如随风轻舞的绫罗绸缎。有几艘游艇载着游客,欢快穿梭在潋滟波光中,船头剪碎一片片晚霞。


    身边的文化广场呈圆月形,靠山一边是可供漫步的宽阔平台,近湖一边建有音乐喷泉和玻璃栈道,有滨湖游道将喷泉池与湖水隔开。湖边有一尊“月亮女儿”雕塑,一个美丽的彝族姑娘衣袂飘飘,倚靠在一弯新月上横吹竹笛。更有无数水鸟,精灵般游弋在靠近岸边的湖面上。它们或从容踱步,任游人抵近拍照;或振翅高飞,演绎“落霞与孤鹜齐飞”的诗情画意;或绕着游船翩翩起舞,为这片辽阔水域增添了无限生机。


    入夜,我们驻足湖边依栏眺望,一轮明月已高挂天上,在瓦蓝如洗的夜空衬托下,显得那样圆润、那样明净。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湖面,辉映出耀眼的粼粼波光。夜晚的邛海尽情享受着月光女神的抚慰,湖心处闪烁着些许亮光,不知是绿岛人家的温馨灯火,还是隐入夜色的点点渔火?我们流连在湖边广场,迷恋于美丽的西昌月夜,久久收不回眺望的目光,看那月色的纯美,看那星光的璀璨,看那远山的剪影,看那湖水的安详,心中升起万千遐想,涌起无尽诗思。




    贵州省遵义市乌江寨旅游度假区


    薄暮时分,终于赶到贵州遵义乌江寨。暮色浅浅,我们顺着一条青石路往谷底走去,一条溪流在不远处陪着,依稀听见汩汩流淌的声音。走过一道山弯,便见座座吊脚楼散落在鱼塘河两岸,恰如一幅古意苍苍的宋画。四面大山如屏,像一个暖心的怀抱,紧紧搂着暮色中的乌江寨。


    灯光渐次亮了起来,路边有一道长长的曲廊,泥土夯墙,青瓦盖顶,几丝灯光漫不经心地从瓦缝间渗漏下来,把土墙照得斑斑驳驳。走进长廊背后的古窑址、古醋厂、古驿站,橘黄色的灯光中,成排的陶罐、窑藏的醋坛、褪色的马鞍,如一张张黑白相片被真实地放大在眼前,等着我们心怀虔诚地与它们一一晤面,去感受汤汤而过的旧时光。


    乌江寨的房子依山而建,就像一群随意坐在墙根的老人,轻声讲述着明明暗暗的灯火人间,安详淡定,岁月不惊。房前屋后,沟渠交错,石桥随处可见,或长或短,或拱或平,横跨在沟渠上面。石桥没有扶栏,全是长达丈余的整料石条搭接而成。桥沿上布有灯带,石墩的缝隙里生长着一些草木,在灯光的抚弄下显得很是精神。人们从桥上走过,匆匆身影被灯光投在水里,惹得鱼儿误认为有人投食,争着随影追去,把河水弄得“哗哗”直响。乌江寨逢沟有水,逢水有桥,座座石桥就像一排唐装上的盘扣,在夜色中,使两岸风物若即若离又联袂成景。


    夜深深,灯蒙蒙。河面上泛起一层薄薄的水雾,几只游船划波而来,船上人影绰绰,歌声婉转动听。两岸灯火,渔舟唱晚,是水墨江南,还是金陵秦淮?桨声灯影中,船儿荡开了粼粼水波,摇碎了满河灯火,流水摇荡着游船,一切喧嚣慢慢回归平静。灯火阑珊,河流娴静,陪着乌江寨静静入梦……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一中俄风情街区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因雪资源丰富被称为雪城,中国雪乡就在牡丹江辖区内。赏雪之余,人们多会涌进雪城牡丹江,逛逛有“雪城第一繁华地”之称的东一中俄风情街区。


    东一中俄风情街全长约一公里,北端连着牡丹江火车站和高铁站,南头接上了文化宫广场,两头都是热闹的地方,一个挑子两头热,中间更热。1901年中东铁路修到牡丹江的时候,这里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城市,只建设了一座五等小站,站房风格中俄合璧,位置就在如今的东一中俄风情街南端。再往南,就是浩浩东去的牡丹江,所以这个小站就被命名为牡丹江,后来的城市牡丹江也因此得名。虽然最开始只是一座五等小站,但是来来往往的旅客都在此上下车,有一些俄国铁路工人在站上服务,商业圈很快形成。那些俄国人带来了异国情调,卖格瓦斯、伏特加、大列巴等俄国商品,与卖饺子、猪肉炖粉条的中国人凑到一处,客人喜欢啥选啥。


    改革开放后,从绥芬河口岸过来的俄罗斯人在东一街买买买,抢购服装鞋帽、小百货。彼时大家并不知道货币汇率是多少,两国人一顿比画,吃亏上当或占便宜就那么着了,因为刚开放,群众都不懂。后来,一种比较原始也比较适用的交易方法诞生了,就是以货易货。俄罗斯人拿望远镜、酒、巧克力,甚至还有刀具,跟中国人交换商品,谁都不知道交换的东西值多少钱,自己觉得合适就行。那时候,满大街最通用的语言就俩字儿——“欠欠”,俄语“换换”的意思。后来,为了便于交易,路牌和商铺便慢慢多了中俄文对照。


    哈尔滨到牡丹江的高铁通车后,东一中俄风情街区更加繁华了,由原来的一条街,辐射到附近几条街,纵横交错。南方的小吃来了,跟本地的特色小吃相互补充,饮食内容更丰富。与东一街相邻的七星街以烧烤闻名,整条街全是各种烧烤。俄罗斯商品也比以前多了,除了大列巴、各种酒之外,还有奶粉、面粉、香肠、套娃等,都能引起国人的购买欲望。俄罗斯人最青睐的中国货则是服装百货,国产大品牌的运动装、御寒较好的裘皮都是他们的最爱。




    河北省保定市西大街


    保定人熟知一句话:不逛西大街,枉来保定府。如果是晚上,在这里走走逛逛,一步一景的光影透过夜色的包裹迎面扑来,感觉每根发丝都被唤醒了。


    西大街处于保定市中心,长约850米,始建于宋淳化年间,因位于城区西部,是通往西城门的主干道,故称西大街。在千余年的时光里,它曾是保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集军政衙署、商贾金融、文化教育、民居建筑于一街,革命遗址、名人故居和祠宇遍布,故有“北方名街”“直隶第一街”之称。保定的历史文化名片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大慈阁都分布于此街两旁。


    在两侧灯光的辉映下,大青石铺就的路面高低不平,呈现自然古朴的质感。街上的房屋多是两层楼高,墙面采用清水青砖砌筑,有的含西洋风格壁柱、半圆窗拱券等,墙面雕饰精美,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南北交融。


    看挂在两侧建筑上的牌匾,除了外在的形式美,背后蕴藏的故事更令人着迷。“万宝堂”药店由李鸿章题名,“直隶书局”由刘春霖题名,“稻香村”食品店由张诗言题名,“德昌茶庄”由直隶总督方观承题名……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西大街也有很多光荣记载。西段路北的贤良祠曾是1926年成立的中共保定地方执行委员会机关驻地;中段路北的协生印书局是革命先烈张培植为党印刷革命进步书刊的场所,被称为“北方人民出版社”。


    历史之外,是当下热气腾腾的人间。一批来自保定四面八方极具特色的民俗、非遗、特产,在这里落地生根。大宋定瓷、泥禅坊、书法美术馆、童年回忆馆等惊艳了我们的眼睛,驴肉火烧、直隶安家罩饼、大碗茶、何记糖葫芦、刘伶醉、太行山枣杠子酒、棉花糖等让我们大饱口福,咿呀唱响的保定戏曲老调、韵味深长的古筝弹奏、音响里传出的现代流行歌曲让我们一饱耳福,在图书馆、博物馆还可以任由思绪飞扬,享受一场精神文化盛宴。




    江苏省南京市熙南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


    南京是属于夜晚的,无论是名列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长江路,还是入选第二批的熙南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似乎只要和金陵两字挨上边,连夜色都更为璀璨。


    我们是5月中旬去的南京,朋友订的民宿,就在熙南里。到的时候,熙南里的第一盏灯刚刚亮起,我们还没来得及打量,就先进了白墙黛瓦的民宿。民宿是个精致的四方宅院,隐隐约约的灯光分散在竹林花丛间,很江南,让我们从工作模式一步切换到休闲模式。办理入住的前台小屋正对着院子里的水榭戏台,戏台上的灯和两边的大红灯笼也都亮着,像是随时等着演员上场。民宿是在老宅子的基础上装修改建的,踩着咿呀有声的木质楼梯上楼,转弯再转弯,各自进入古色古香的房间,稍事休整,便一同出门觅食。


    我们入住的民宿在街区的其中一个入口处,一拐弯就是流光溢彩的熙南里。虽然有夜色和灯光,但沿路逛过去,也能看得出来街区建筑都延续着“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建筑风格,和我们民宿一样的黛瓦、粉壁、马头墙更是随处可见,配以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同时还兼有现代元素的仿木纹铝合金门窗,古色古香与现代时尚在这里无缝对接。


    这个以“金陵历史文化风尚街区”为功能定位的“熙南里”和大多数类似街区一样,都有各类休闲、零售商家以及雅致的餐厅、茶馆、咖啡馆、小酒馆等,但总是有些细节在不经意间打动我们。民宿斜对面的桐月春至茶馆是最先拨动我心弦的所在,门脸像是寻常人家,只有门口粗毛笔手写的“老南京小馄饨”几个大字,以及沿街窗户透出的暖黄灯光和几张餐桌,在不动声色地吸引着来来往往的游客。这两年,因为电视剧《乔家的儿女》曾经在此取景,这个小茶馆已然成为熙南里的网红打卡点之一。


    在熙南里住的几个晚上,愈发觉得熙南里历史文化休闲街区这一片方寸之地,如同被刻下了某个神秘的结界,街区以内是“一池春水胭脂色,流到前朝梦里来”,街区以外则是高楼大厦,是现世里的人间烟火地,是“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古商城


    夜幕降临,原本车水马龙的街市上人烟渐稀,周村古商城却是一派流光溢彩、火树银花,这里一日的热闹繁华才刚刚开始。


    文化是古商城里别具一格的璀璨灯火。商城里一派古意,沾染了斑驳旧迹的屋舍、古色古香的牌匾招幌、悠长不绝的声声吆喝,恍然间让人似乎随时间倒流至千年之前,一路看尽文化灯火的辉煌绚丽。声名远播的大染坊里,手工印染的纱绢灯亮着温馨的光;古朴的周村刻瓷技艺馆前,一盏盏琉璃灯精雕细琢;锦灰堆展览是多姿多彩的礼花灯,在多样中构建出祥和统一的融洽之美;周村铜响乐器,锣鼓声声震耳鸣,敲出的是妙趣横生的走马灯,以音色之美诠释大千世界……琉璃、丝绸、瓷器、冶铁,都是周村古商城辉煌历史文化的灯盏,一盏展开琉璃的富丽,一盏织就布艺的繁华,一盏绘出绝美的国风,一盏锻造刚硬的骨气。穿越万千灯火的文化隧道,一盏盏文化之灯辉映着锦绣飘逸的千古风流,烛照着代代传承的独妙匠心。


    丝市街与银子市街路口,六角形的“今日无税”碑掩映在黄色的灯光里,愈发显得古朴厚重。借着灯光,仔细读完碑上的文字,才知这是为顺治年间刑部尚书李化熙代商缴税而设,颂扬了他发展地方经济的义举。从“一日无税”到“今日无税”,周村成为当时中国罕有的免税区,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李化熙之举,是周村历史上一盏辉煌的明灯,照耀着古商城的经济蓬勃发展。这盏灯,名字叫“义”。


    灯载文化,灯传德行,“义”之灯盏在古商城代代相传。多年后,瑞蚨祥接过“义”之灯盏,成为经久不衰的百年老字号。比标准尺长出一寸的“良心尺”,看似每一尺亏了一寸布,但同时每一尺也赚了一寸良心,赢得了一寸好口碑。


    “义”之外,鲁商的儒商文化传统在周村传承不衰,儒商精神的灯盏始终在此高悬。仁德茶庄的端正匾额里,“仁”之灯盏大放异彩;大德通票号的“唯吾知足”铜钱上,是知足达观的“达”之灯盏;杨家大院古老的“公平秤”上,闪耀着“信”之烛火……古商城的仁义诚信之道,是周村“大街不大,日进斗金”的灯火。周村“不通水路而天下之货聚焉”,难道不是因为凝聚了鲁商仁达信义文化的星星之火,才点燃了古商城经济繁荣的熊熊烈火?




    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


    太阳在马鞍墙上逐渐敛去最后一丝光辉,南后街的灯火亮了起来,黑与白组合成的三坊七巷的建筑,灯影幢幢,此刻的色彩已然明丽起来。


    三角梅是福州市花,在福州的大街小巷都有种植,三坊七巷当然也不例外。灯火下的三角梅,花瓣晶莹剔透,有玉一样的光泽。花瓣无香,花萼却隐隐传香,像极了这片街区的气质——白日里看来是黑白色调,通体或白或黑的墙面,清一色黛瓦覆顶,此地特有的马鞍墙也是黝黑的,并不花哨的建筑把一切色泽都留给晚间。霓虹亮起来,各色店铺的招贴亮起来,游客们手中所持的花灯亮起来,荧光棒也亮起来,拿出手机拍照的闪光灯和屏幕亮起来——这样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炫目惹人。


    晚间的三坊七巷,有老人在门前对谈,尽管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却也觉得那方言十分好听。好听的还有闽剧。在衣锦坊的水榭戏台,有幸听到闽剧《荔枝换绛桃》,唱词很是热闹:“风入荷花冉冉香,西湖箫鼓闹端阳。游人陌上人如织,大戏哪知正开场……”尽管是悲壮的爱情话本,闽剧的唱腔却让人听出甜蜜的气息。


    回味着唱词,在微微晚风中走出衣锦坊,安泰河的水浅浅的一湾,两岸多是酒吧和茶社。寻了一家茶社临河而坐,茶还没上来,望河,灯火里的安泰河犹如碎银在流淌,波光闪耀,恰似繁星坠落。


    茶端上来了,是当季的白茶。当然要喝我所爱的白牡丹,鲜爽度高,比白毫银针更有滋味。举杯慢慢品饮,河对岸的道路中央立着一棵巨大的榕树,足有合抱之粗,在灯光的映照下格外醒目。不用猜,这棵树的存在,让道路也分成两段,人给树让路,让出了一片街区、一座城市的温情。



    来源:乡村周末微信公众号
    插画:芝芝 视觉中国

    上一页丝路欢乐世界一站式解锁春日无限欢乐
    • 版权所有:西安天马旅行社大庆路分社 地址:西安市莲湖区大庆路11号蔚蓝领寓
    • Copyright © 2012-2024 大庆路分社 Shanxi Tourism.All Rights Reserved
    • 西安天马旅行社大庆路分社电话:15319952987
    • E-Mail:services@xatm.cc陕ICP备2024030125号-1
    • 【许可证号】L-SNX-CJ00009 陕ICP备2024030125号-1
    • 【汇款户名】西安天马国际旅行社大庆路分社
    • 【公司账号】72170078801100000887
    • 【开户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北大街支行